新見棋一郎 入選 臺展第 7-10 回、府展第 1-6 回
特選 府展第4-5回
總督賞 府展第4回
圖/B. Tea
1933年10月,第一次入選臺展西洋畫部的新見棋一郎向《臺灣日日新報》表示,「五年前開始創作,幾乎是獨學而來,這次臺展得以入選,實在是因為今年見到獨立展覽會的刺激」。(註1) 新見所說的展覽會,正是第三回日本獨立美術協會巡迴展。創立於1931年的獨立美術協會,是由一群創作風格多樣的前衛藝術家組成。獨立展於1933年第二次來臺,140多件作品從日本跨越海洋,來到了臺北教育會館,首日便湧入1千5百名觀眾。展覽期間,各地畫家前來參與座談會,就當前的繪畫發展積極討論。展出的畫作受到觀眾的喜愛,共拍賣出26件作品。(註2)獨立展把超現實風格的繪畫帶到了臺灣藝壇,為長年受官展主導審美的繪畫界注入了一劑強心針。
親身參與獨立展盛況的新見棋一郎,從這一年開始活躍於藝壇。他在6月參觀展覽後,秋天入選臺展,緊接著,11月又加入新興洋畫會並參與展覽,十分忙碌!我們對於新見的生平所知不多,他似乎沒有經過正規的藝術學院教育,生卒年不詳。可以確定的是,他曾任職於臺北市日新公學校和第四高等女學校,並且數次投稿報紙,談及對於超現實主義與殖民地美術教育的想法。(註3)(註4)自從第一次入選臺展後,年年入選臺展與之後的府展,在二戰期間,也幾度入選獨立展。
從新見送入展覽的作品可以看出,他喜愛以建築為主題,描繪人煙稀少的室外風景。在1935年的〈新舞臺〉,粗糙的筆觸帶出淡水戲館的輪廓。建築上半部分宛如一片單薄的舞臺布景,牆上兩條飛龍隱於霧氣之中。在戲館一樓,厚重的陰影顯得空間幽深不可測。階梯前方兩個行人披散著頭髮,徐徐走向戲院。光影與霧氣的渲染,讓這幅街景安靜中,透著點詭異。(圖1)
圖1. 新見棋一郎,〈新舞臺〉,1935,第九回臺展入選。圖片來源:財團法人學租財團,《第九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》,臺北:財團法人學租財團,1935。
接著,新見不再以街上的真實建築為描摹對象,轉而透過想像力創造出奇幻地景色。1936年入選臺展的〈風景〉中,二層洋房聳立在畫面正中,結構不合邏輯地銜接在一起,幾扇窗戶猶如黑洞,深色圍牆斜刺而出。(圖2)庭院裡,兩個彷彿蠕動蟲類的條狀物交疊。新見跳脫了前幾年寫生式的風景描繪,創造出結構奇幻的建築與有生命的不明物體,兩者都是超現實主義繪畫裡時常出現的典型元素。
圖2. 新見棋一郎,〈風景〉,1936,第十回臺展入選。圖片來源:財團法人學租財團,《第十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》,臺北:財團法人學租財團,1937。
在1939年的〈丘に建(山丘建築)〉,櫛比鱗次的矮房沿著山丘而建,綿延不絕。(圖3)牆面與屋頂的明暗反差使得造型本就簡約的房屋群,遠遠看著像是一片幾何圖形。在這幅作品中,新見延續他一直以來對於建築物的興趣,同時,先前針對單一建築的奇思幻想,擴展到了視野寬廣的風景構圖。超現實的基調,與畫家作品裡長年縈繞的寂寥之感,結合成極具個人特色的景象。看到這幅作品,不禁令人好奇,新見如何持續在探索奇幻風景的道路上突破?
圖3. 新見棋一郎,〈丘に建(山丘建築)〉,1939,第二回府展入選。圖片來源:臺灣總督府,《第二回府展圖錄》,臺北:臺灣總督府,1940。
然而,接下來幾年,新見送入府展的作品,再度回歸現實。在最後兩年入選的作品,〈風景〉(圖4)與〈三月堂(東大寺)〉(圖5)中,新見鉅細彌遺地描繪屋瓦磚頭與一草一木,筆觸規矩,甚至到了一板一眼的程度,呈現了如相片般的精準細節。新見的畫風,隨著戰事推進,趨於保守。
圖4. 新見棋一郎,〈風景〉,1942,第五回府展入選。圖片來源:臺灣總督府,《第五回府展圖錄》,臺北:臺灣總督府,1943。
圖5. 新見棋一郎,〈三月堂(東大寺)〉,1943,第六回府展入選。圖片來源:臺灣總督府,《第六回府展圖錄》,臺北:臺灣總督府,1944。
新見棋一郎從1933年至1943活躍於官方與民間展覽之中。他與新興洋畫會的兩位同仁,山下武夫、桑田喜好,都以超現實繪畫受到關注。三人紛紛在1940年左右,轉向寫實的風格,這可能是受到戰爭期間,日本政府加強對於藝文活動的控制所影響。(註5)相比送入府展的作品,1942年入選獨立展的〈風景〉整體畫面仍具有超現實的氛圍。(圖6)前景的西式建築充斥大大小小的拱形,細看之下,建築結構似有不合理之處。對街的房屋線條簡單,富有現代感,一排排如黑洞般的窗戶透著詭異。或許,對於新見而言,相較於官方展覽,前衛藝術家聚集的獨立展提供了更加自由的表現空間。
圖6. 新見棋一郎,〈風景〉,1942,第 12 回獨立展作。圖片來源:蔡家丘,〈砂上樓閣——1930 年代臺灣獨立美術協會巡迴展與超現實繪畫之研究〉,《藝術學研究》,第19期,(桃園:2016),頁1-60。
註釋
- 〈初入選の喜び 發表剎那の喜悲劇〉,《臺灣日日新報》,1933-10-25,(夕刊2版)。 中譯出自註2,頁28。
- 蔡家丘,〈砂上樓閣——1930 年代臺灣獨立美術協會巡迴展與超現實繪畫之研究〉,《藝術學研究》,第19期,(桃園:2016),頁 17。
- 新見棋一郎,〈超現實主義繪畫〉,《臺灣日日新報》,1937-05-11(日刊5版)。中譯見《風景心境: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(上)》,頁 168。
- 新見棋一郎,〈臺灣と圖畫敎育〉,《臺灣日日新報》,1940-03-31(日刊6版)。中譯見《風景心境: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(上)》,頁 542。
- 同註2,頁28、32。
參考資料
- 台展資料庫,〈台灣展畫家──日本人西洋畫家〉,網址:https://ndweb.iis.sinica.edu.tw/twart/System/database_TE/03te_artists/jw/te_artists_jw10.htm。
- 蔡家丘,〈砂上樓閣——1930 年代臺灣獨立美術協會巡迴展與超現實繪畫之研究〉,《藝術學研究》,第19期,(桃園:2016),頁1-60。
- 〈初入選の喜び 發表剎那の喜悲劇〉,《臺灣日日新報》,1933-10-25,(夕刊2版)。
- 新見棋一郎,〈超現實主義繪畫〉,《臺灣日日新報》,1937-05-11 (日刊5版)。中譯見《風景心境: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(上)》,頁 168。
- 新見棋一郎,〈臺灣と圖畫敎育〉,《臺灣日日新報》,1940-03-31(日刊6版)。中譯見《風景心境: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(上)》,頁 542。
撰文者/黃睦甯
本文由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,原刊載於「名單之後:臺府展史料庫」。
名單之後 專題
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